TOP
外媒6月19日消息:印度尼西亞采用高壓酸浸(HPAL)技術的鎳冶煉廠正面臨嚴峻成本挑戰。作為關鍵原料的硫磺價格在過去一年上漲逾三倍,導致每噸鎳中間品MHP的生產成本增加超過2500美元。這一變化使得這些全球成本最低的鎳生產企業利潤率大幅縮水,目前MHP的平均生產成本已達1.1萬美元/噸。硫磺價格飆升源于全球需求增長,而印尼HPAL產能擴張使其成為主要進口國,傳統上硫磺主要用于化肥生產,主要產自中東和加拿大等地。
盡管面臨成本壓力,印尼鎳產量仍將持續增長。CRU集團預測,到2026年印尼MHP鎳產量將增長逾三分之一至61.9萬噸。這種擴張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驅動:中國企業的持續投資(如青山集團支持的鎳業項目);鈷副產品價格堅挺帶來的綜合收益;以及印尼政府發展礦產經濟的戰略導向。分析師指出,即便在硫磺漲價的情況下,印尼HPAL工廠仍將保持全球成本曲線的前25%位置。然而,印尼政府近期對莫羅瓦利工業園環境違規行為的處罰表明,快速擴張的鎳產業正面臨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。倫敦基準鎳價今年早些時候跌至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,反映出供應激增與成本壓力并存的行業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