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9月1日消息:2025年上半年,中國主要銅冶煉廠在全球原料緊缺背景下逆勢取得十年來最佳業績。
江西銅業實現凈利潤41.7億元人民幣(約5.85億美元),創2011年以來新高;云南銅業也錄得13.2億元的歷史最高利潤。
與海外冶煉廠因礦石不足、利潤被擠壓甚至瀕臨停產相比,中國企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。
支撐中國冶煉廠利潤的關鍵在于兩個方面:一是部分企業擁有自有礦山,能在銅價上漲約13%的環境下直接受益;二是硫酸等副產品銷售保持高位,為冶煉業務提供了額外收入。分析師表示,當前銅價水平與開采成本相比仍存在可觀利潤空間,冶煉環節整體虧損尚未普遍化。
不過,下半年風險正在顯現。7月產量已出現回落,顯示國家調控過剩產能、抑制供應過剩的措施開始生效。同時,現貨冶煉加工費(TCs)持續為負,創下歷史低位。今年6月,中國冶煉廠甚至集體同意將長單加工費設為零,凸顯行業盈利壓力。盡管硫酸銷售的強勁表現使企業盈虧平衡點降至接近零,但若未來礦石供應趨緊、銅價波動加大,冶煉廠利潤可能進一步壓縮。
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下半年中國冶煉廠難以維持上半年的高盈利水平。除原料競爭激烈和冶煉費用下滑外,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國內政策的供給側調控,都會影響行業表現。然而,長期來看,中國冶煉廠憑借規模、技術和產業鏈優勢,仍將在全球銅市場中保持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