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宏觀面與產業面共振
目前倫銅處于歷史高位,短線需謹防價格回落風險,美聯儲偏鷹表態或使多頭了結意愿升溫。但長期來看,AI需求加持,銅價定價邏輯有望重塑,其價格中樞或將上移。
9月下旬以來,滬銅在宏觀政策寬松預期與銅礦供應收縮擔憂共同推動下,增倉上行趨勢顯著。進入10月中旬,由于外圍局勢不穩,銅價高位震蕩加劇。10月中下旬,隨著市場風險偏好回暖,滬銅價格重拾升勢,并接連突破年內及近5年高點。然而,至10月底,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鷹派信號,疊加倫敦銅價已處于高位,銅價出現階段性沖高回落。
行業政策助力
從宏觀環境來看,美聯儲已啟動連續降息,全球貨幣政策也同步轉向寬松周期,為銅價提供了有利金融環境。歷史經驗表明,在降息周期尾聲階段,流動性環境改善與市場對經濟復蘇預期升溫通常會形成共振,往往能推動銅價走出趨勢性上漲行情。當前全球仍處于降息前半程,這或許意味著未來銅價仍有較大上行空間。
與此同時,我國持續推出的宏觀穩增長政策,以及針對銅冶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推出的“遏制內卷”產業政策,共同為銅價構筑了堅實的底部支撐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10月底的新聞發布會上,正式建議對銅、鉛、鋅等大宗金屬設立產能“天花板”,以嚴控新增產能,推動行業“反內卷”和高質量發展。這一政策有望從以下幾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:一是為銅價提供底部支撐。嚴格控制新增產能,有助于從供給側優化市場供需平衡,為銅價構筑更為堅實的長期底部。此舉與國家層面推動行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的方向一致。二是加速行業優勝劣汰。政策將推動資源向技術領先、環保達標的頭部企業集中,加速劣勢產能出清,進而提升整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。三是與宏觀政策形成協同。該建議與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的《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 年)》形成呼應,共同致力于在穩增長中推動轉型,引導行業健康發展。
需求迎來新的增長點
供應端方面,今年三季度全球多個主要銅礦相繼遭遇重大生產中斷,導致銅礦供應緊張預期加速升溫。受此影響,國際銅業研究組織(ICSG)10月報告顯著下調全球銅礦產量增速預期,并預測2026年全球銅礦市場將出現約15萬噸的供應缺口,這一預測徹底扭轉了此前對銅市供應過剩的判斷。這一關鍵預期轉變,成為本輪銅價上漲的導火索。
需求側則正在經歷結構性變革,其中最具顛覆性的驅動力來自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革命性需求。相較于傳統服務器,AI服務器的單機用銅量大幅提升(約為傳統服務器的數倍)。受此市場預期推動,多家銅加工領域上市公司股價在下半年已出現顯著上漲。然而,目前AI領域的銅實際用量仍相對有限,且從需求預期到實際落地也存在不確定性。
短線需謹防銅價回落風險,目前倫銅處于歷史高位,美聯儲偏鷹表態或使多頭了結意愿升溫。本輪銅價上漲與2024年行情的主要區別在于,當前海外銅庫存仍處于相對高位,這對短期銅價格形成一定壓制。不過,本輪行情的推動有AI需求加持,而AI引發的需求敘事正在推動銅從“傳統工業金屬”向“數字時代戰略資源”轉變,這一轉變有望系統性重塑其長期定價邏輯,并推動其價格中樞實現長期上移。(期貨日報)
Copyright © 2000-2025 中金網 版權所有 網址:www.12zxy.cn 營運商:廣東南海鵬博資訊有限公司 經營許可:粵B2-20120193 粵ICP備11039585號
粵公網安備 44060502000397號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