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周三亞洲電子交易時段,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期銅連續第二日下跌,主要受到美元走強與中國需求放緩的雙重壓力。
北京時間周三上午,LME三個月期銅下跌0.41%,報每噸10,089美元。
上海期貨交易所(SHFE)成交活躍的10月期銅下跌490元或0.60%,報每噸80,600元,盤中一度觸及自9月12日以來的最低點80,380元。
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周三宣布降息決定,但美元指數依舊堅挺,令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非美元買家而言成本上升,壓制了銅的吸引力。
分析人士指出,市場已提前消化年內累計75個基點降息的預期,部分資金選擇在決議前獲利了結,加劇了銅價下行壓力。
另一方面,中國下游需求未能形成有效支撐。由于銅價高企,價格敏感型的制造企業與消費端維持觀望態勢,導致成交轉淡。分析師表示,高價環境下的“觀望模式”將繼續制約銅現貨消費,短期難見明顯改善。
供應端方面,礦業公司合作消息亦受到關注。英美資源集團與智利國有銅業公司Codelco宣布將聯合運營相鄰的智利銅礦項目,市場解讀為未來潛在產量增加的信號,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供應寬松的預期,亦對價格構成壓力。